根据丹州教育局出版的丹州学校史的官方资料显示,道北育智是丹州最早创办的一间华校。
公元一九一六年初,道北先贤符宏昌,施成灿及王秉璋等人,在道北华侨俱乐部开会,商榷有关本地华裔子女的教育问题,诸先贤作出将伯之呼,获得各热心人士教育人士响应,符宏昌率先捐献两间屋充作校舍,加上热心人士捐款另购置四间店屋合共六间。于一九一六年六月间举行成立典礼。丹州最早的一间民办学校“道北育智学校”逐告诞生。公推符宏昌君为首届董事长,学生三十余人,教师一位。
一九一八年学生逐渐增加,由于学生全部免费,所需经费入不敷出,为补救起见,征求各商家同意由出入口货物中抽取捐税为教育开支,学校经费收支渐趋平衡。
一九二零年施成灿获选为董事长,副董事长为拿 督黄桂超君聘刘永章为校长,两年后刘校长辞职,余缺聘杨康续任,杨校长才学高深,经验丰富,力求整顿,校务大有进展,学生增至八十余名,教师三人。
一九二六年杨校长因事辞职,其后各续任校长俱 欠理想,以致再三换人,一九三二年再聘请杨康复任校长,杨校长驾轻就孰,校务蒸蒸日上,学生达百名,教师四名,但当年由于胶价大跌,市景萧条,出入口商的捐款逐告停止,校方不得已,开始征收学费。
一九三九年杨校长因事再辞职,另聘陈南成长校。陈君只担任半年即告去职,施聘冒潜安顶替直到日军南侵,本校即告停顿。
沦陷期间,本校校舍变为日军货栈,光复后,除剩 下破旧桌椅外,荡然无存。
一九四六年,本校复办,拿督符兹美出任董事长, 再聘冒潜安复任。学校劫后经费常缺乏,一切设备因陋就简,学期终,冒校长辞职,许慈浩君续任校长,教师四人,学生一百一十人。
一九四七年聘余德炎君为校长。余校长加以整 顿校务,充实设备,学生人数激增,当年年底开 始获得政府补助金。
一九四八年改选王瑞生为董事长,学生人数增至一百七十余人,现有课室已不敷应用,则将曾出租隔壁的店铺收回辟为教室因添置桌椅筹设备需款殊钜。即于年秋,举行首次游艺会筹募经费。
一九五零年符兹利出任董事长,对校内建设,不 遗余力,如油刷教室,盖天花板,购收音机以及种 种设备等。于四四儿童节再度举行第二次游艺会筹 款,使校舍焕然一新。
一九六一年,学校接受政府全面津贴。
一九六八年,在拿督符昭雄州议员领导及争取之下,获得政府于哥拉波兰兴建两座设备完善的堂皇校舍。该校舍为当时全丹首间华校由政府当局一百巴仙拨款兴建。新校舍共有六间课室,教师办公室及校长室各一间。当时学校共开六班,学生人数约一百四十名,教师六位。
一九七四年终,余德炎校长荣休,张威良校长于一九七五年接任。由于道北市区商业活动一落千丈,华裔人口没有显著增加,因此七五年的学生仅有意百五十五人,直到八二年才增至一百七十七人。
担任九年校长职后,张威良被调至他校。一九 八三年九月由张文远接任。
从八三年开始,由于许多泰裔学生入学,学生人数开始增加。翌年已达二百一十一人,教师则有十位,不过班级还是六班。
张文远校长于八四年十月调往马章,由陈宝川接 任。
进入八六年,学生人数已增至二百四十一人,教 师十位,第二年获准开设八班,导致课室不敷应用。因此获得教育局批准于八六年底动工,八七年三月建竣三间新课室,学校不必分上下午班上课。
由于增建了三间课室,因此本校才能拥有一间特小型图书馆,学生也有一个小空间观赏教育电视节 目。
在八七年中,通过举办义卖会筹得一万元增添各 种设备,并于年底建造一个多元用途球场,同时也把学校篱笆建好。
陈宝川校长于一九八八年调往他校。教育局派颜永哲接任校长。颜校长上任后,大刀阔斧,锐新革新校政,重振校风,学校面目,焕然一新。学生人数多达二百九十二人。班级获准增多一班,共开九班。但因课室不足,家教协会及校方唯有在两排课室中间的通道上筑起一间简陋的课室,以解燃眉之 急。
不过这种困境随着副教育部长冯镇安博士于九二年六月十九日下午莅临本校巡视后获得解决。副部 长当场宣布拨款二十万元,兴建六间新课室,家教协会及颜永哲校长对这项宣布表示感激马华的安排及副部长的体恤。
由于九三年学生人数增至322人,学校获准开设十班。新课什的兴建未有着落,学校再次面对课室不 足的严重问题。幸得教育局批准于九二年底增建两间临时课室,课室不足问题暂时获得解决。但九四年班级再加一班,共开十一班,学生人数达356人,课室不足问题再度出现。校方只好再用回两排课室间的临时课室,九五年学生人数再增至373人,获准开设十二班,学生唯有在食堂角落的临时课室上课。
九五年十月一日颜永哲校长调升哥打巴如中正小学,由张玉钊校长长校。
进入九六年,课室问题还是不能解决。希望教育 部覆行诺言,尽快拨款兴建六间新课室,让学生有足够的课室上课,则莘莘学子幸甚!
目前学校拥有正副校长与教师共22名,学生人数有372名,分别在十二班上课,在众多学生中,泰裔学生占了50%,华裔学生只占39%,巫裔学生则占11%。道北育智学校是丹州拥有最多泰裔学生的华校